娱乐与感怀的转捩--词的发展及词人书法
一、唐代词的产生
唐代诗歌,无论古体、律绝,长篇短制,都达到了高度的成熟,产生了许多优秀精美的诗篇,诞生了许多伟大、杰出的诗人。与此同时,我国诗歌形式开始了新的转变--词的兴起。
广义的说,词就是诗,又称诗馀。比起诗来,词的兴起与音乐有着更密切的联系,但它又与唐代近体诗的产生而紧密相关。初期的词和诗是没有明显界限的,除了配乐外,和律诗没有区别。到了盛唐,词谱随着曲子的增多也越来越多,词开始和律诗大不相同了。《全唐诗》中论词云:
唐人乐府元用律绝等诗杂和声歌之。其并和声
作实字,长短其句,以就曲拍为填词。○1
词体的构成,不只是一种文体的自然变化,实依赖着外部的动力,这就是适合音乐、适合乐谱,以供演唱的需要。然而,这种适合性、开始时是以乐调为主,歌词为副的,但这种状态,使之产生在外表上似乎是不整齐,其实在格律上比诗律更要整齐、更要严格了。所以沈括(1033-1097)在《梦溪笔谈》中说:
诗之外又有和声,则所谓曲也。古乐府皆有声有词;
连属书之,如曰:"贺、贺、贺","何、何、何"之类,
皆和声也。今管弦中之?声,亦其遗法也。唐人乃以词
填入曲中,不复用和声。○2
这里说的和声,即是在演唱的时候,补足诗的文句的不足而无意义的添字。因为乐府诗中无论古体、律体,大都是整齐的五言、七言,但乐谱长短曲折,变化无穷,用长短一律的字句去歌唱时,自然不能尽其音乐之美妙,只能添加一些和声之字。唐代的律诗虽然多可歌,但诗人只是为诗而作诗,并未想到要去合乐。如王之涣(688-742)的《凉州词》、王维(701-761)的《渭城曲》、李白(701-762)的《清平调》等被谱于乐府演唱时,必须要添加和声。后来,诗人们将这些和声字以实句填之,变成了有词意的长短句。不过,按曲谱填词,早在教坊中就进行,只有到有名的诗人们出来做这种工作时,词这种文学体裁,才丰富和发展起来、才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。
唐代的词,都是小令,又称短调,一般不超过六十字。词又有单调、双调之分,甚至有三叠、四叠的。但最普通的是双调,如白居易的《长相思》词:
汴水流、泗水流;
流到瓜洲古渡头。
吴山点点愁。
思悠悠、恨悠悠;
恨到归时方始休,
月明人倚楼。
此词只有三十六字,也是词谱中最短的双调。词的上半首称上阙或前阙、下半首称下阙或后阙。形式相同的词调,词牌不一定相同。譬如同是七绝形式,而分别称为《清平调》、《矣欠乃曲》、《杨柳枝》、《竹枝》、《浪淘沙》等。在唐代,有许多词牌本是诗题。如《踏歌词》咏的是柳,《浪淘沙》咏的是浪淘沙,《抛球乐》咏的是绣球,其他如《谪仙怨》、《忆江南》、《渔父》、《潇洒神》等等莫不如此,以后渐渐离开词牌本意而另有题目了。
在词中要求的平仄,比诗更为固定。如《菩萨蛮》:
平平仄仄平平仄,(第一、三字平仄可变动)
平平仄仄平平仄。(第一、三字平仄可变动)
仄仄仄平平,(只有第一字平仄可变动)
仄平平仄平。(第一字以仄声为正例)
平平平仄仄,(第一字以平声为正例)
仄仄平平仄。(第一字平仄可变动)
仄仄仄平平,(只有第一字平仄可变动)
仄平平仄平。(第一字以仄声为正例)
从上谱中看出,词的平仄不象五言律诗中的"平平仄仄平"亦可作"仄平平仄平",这样的拗救变动。有的词句,全句一个字的平仄也不能变动,有的只有个别字的平仄可变动,比起诗来,要更严格的多。此处对平仄只作简单说明,具体要看词谱的规定。在双调的词里,有些是上下阙完全字数相同、平仄相同的,或大部分相同的,这类词较多。有些是上下阙字数、平仄大部分不同或完全不一样的,这类较少。
从中唐开始,填词的风气开始兴盛起来,尤其是到了晚唐,采用的词调加多,不再局限于小令,长调渐渐出现,词成为文人们歌筵舞榭、茶余酒后的遣情娱乐工具,内容多为抒写绮靡生活中的艳情闲愁。到南唐还出现了李璟(916-961)、冯延已(903-960)、李煜(937-978)等著名词人。当然,词的发展,更与商品经济、宫廷文化和市民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,词是配合歌舞的曲词,是供乐工、歌女演唱的,这不但适合宫廷、豪门、士人、富商的娱乐需要,同时也适合广大市民的娱乐需要。
上一篇:田德贤文言诗词100首
下一篇:春光无限在“牛首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