■ 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捷兴 关炜瀛
每一段镌刻时代印记的岁月都注定不凡。
1982年5月24日,《深圳特区报》在改革开放热土的一间铁皮房里横空出世,从此与深圳经济特区同呼吸、共命运。
40年过去了,昔日的铁皮房在时代潮流中早已化为记忆,崛起的现代化传媒巨舰正在奋进新征程中乘风破浪。
特立四十载,报春第一枝。
40年来, 推荐nba买球的,《深圳特区报》始终与改革开放同行,与经济特区共进,笔耕不辍书写“春天的故事”,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,成就了“改革开放第一报”一纸风行。
时代号角
1980年8月26日,深圳经济特区建立。开荒建设热火朝天、意气风发,这片改革开放的“试验田”亟须发出自己的声音。
“就是倾家荡产,也要把《深圳特区报》办起来!”在深圳市委坚定支持下,经过5期试刊,1982年5月24日,中国经济特区的第一份报纸应运而生。
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,是《深圳特区报》与生俱来的气质。作为进入中南海的地方党报,每到历史关键节点,《深圳特区报》敢于拔新领异,率先发声。
1992年春天,改革开放的历史关头,邓小平同志到南方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谈话。《深圳特区报》以特有的政治敏感记录和报道了邓小平南方谈话,先以巨大勇气刊发“猴年新春八评”,传递小平讲话精神;再以过人胆识发表长篇通讯《东方风来满眼春》,向世界传递“春”的消息。号角声声,春潮滚滚。“猴年新春八评”与《东方风来满眼春》成为改革开放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,《深圳特区报》一举奠定全国大报地位。
2022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,《深圳特区报》推出“龙年新春八评”,再次发出深化改革、勇于担当、凝聚共识的时代强音。
2022年12月7日至8日,党的十八大闭幕之后,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离京到地方考察,来到深圳,并就改革开放发表振聋发聩的讲话。《深圳特区报》翔实记录,刊发《南海之滨又东风——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考察纪实》。
2022年10月22日至25日,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广东、深圳考察。《深圳特区报》全景式报道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生动实践,传播“改革不停顿、开放不止步”的中国宣言。
2022年10月14日,深圳迎来高光时刻,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,深刻总结深圳经济特区“五个历史性跨越”辉煌成就和“十条宝贵经验”。《深圳特区报》浓墨重彩呈现报道,激发续写更多“春天的故事”的壮志豪情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《深圳特区报》始终紧扣时代主题,精心策划特别报道、高端访谈,打造“沈仲文”评论品牌,强化“新春系列评论”,持续发出新时代强音。
“《深圳特区报》每年开春刊发的系列评论,其影响力已超越了媒体业界、超越了深圳地域。”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名誉院长、教授范以锦表示。
“新春系列评论”强调“中国立场、深圳表达”“深圳声音、国家情怀”,从问题、角度、视野到观点,都站在国家全局的高度,将大局意识贯穿始终,已成为《深圳特区报》每年的“招牌菜”和“拳头产品”。
40年来,《深圳特区报》始终秉承着办一份有全国影响力的大报的理念,为时代立言,为改革鼓呼。
立足大视野,胸怀大格局,《深圳特区报》久久为功,持之以恒。
城市传记
“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,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。”
从通新岭11幢旁的铁皮房到报春大厦,再到深圳特区报业大厦、新媒体大厦,《深圳特区报》40年来四易其室。从最初手拣铅字组版、奔波香港印刷,到如今的智能化采编系统,40年的变迁也成为深圳改革开放的一个精彩缩影。
一座城,一张报,一路同行、携手奋进。
走进新媒体大厦7楼的阅览室,按年份装订成册的《深圳特区报》整齐摆放在书架上。透过泛黄的纸张,穿越时空,改革开放以来深圳波澜壮阔的进程映入眼帘。
微波山下,“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”的响亮口号深入人心;国贸大厦,“三天一层楼”的“深圳速度”名扬天下;深圳会堂,中国土地“第一拍”惊天动地……经济特区建立后,深圳的改革开放举措屡开全国风气之先,在分配制度改革、住房商品化制度改革等方面常有“杀出一条血路”的创举。《深圳特区报》率先对种种改革举措进行详尽报道,使改革开放的新思想不断破茧而出,强烈冲击着国人的旧观念,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,以强烈的舆论引导力量推动改革进程。